登录 / 注册 400-816-141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把脉通用航空业“十四五”发展形势

把脉通用航空业“十四五”发展形势

2020-04-13     来源:经济日报

“十三五”收官,万亿通航市场改革势能亟待释放;“十四五”开篇,通航发展步入改革“深水区”。总结“十三五”时期通航发展的成绩,正视目前面临的阻碍与问题,才能把脉行业发展形势及格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成绩斐然 形势仍严峻

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十三五”期间各项数据将近翻了一倍,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不仅在森林灭火、抗震救灾、医疗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支援一线留下了许多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

但是,现阶段通航发展的各项指标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的目标仍存较大差距。还面临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通航运营效益低、潜在需求挖掘不充分等掣肘问题,巨大的投资热情和市场需求背后,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二、加快发展成为关键

当前,应以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目标为指引,构建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体系,加快将通用航空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通用航空“飞起来”、“热起来”、“强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国防。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加速“飞起来”

通用航空的行业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持续加快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建设,完善通用航空保障体系,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加速发展是下一阶段通航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推进通用机场规划建设,解决通航“落地难”问题。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规划通用机场布局建设,加快通用机场审批报建进度,加速推动在建通用机场工程的建设进度。

二是深化低空空域改革,为通航起飞“松绑”。积极落实《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加快推动全国低空飞行服务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区域低空飞行服务信息处理系统和飞行服务站三级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逐步突破空域限制瓶颈。

三是推进新技术试点与应用,提高通航发展现代化水平。突出科技引领作用,促进大数据、5G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通航运行服务领域的应用,切实地提高通航智能化服务水平。

四是加强通航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通航运营服务质量。加快飞机维护、维修、固定运营基地(FBO)及大修(MRO)设施布局建设,切实增强通用航空运营服务质量与保障能力。此外,加快建立通用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体系,构建形成全方位通航供油保障网络。

2、优化运行环境 加码“热起来”

应将行业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各区域的“自下而上”的探索创新有机结合,形成规划引领、科学监管、实践探索的运行管理机制。

一是推动政策法规落实,弥补制度覆盖盲区。针对通航法规体系重构过程中颁布的新政策、新制度与新标准,以开展行业研讨和专项规划等方式,推动完善政策设计、政策贯彻与政策执行。

二是做好通航政策法规衔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依托行业智库的技术支持,制定相关规划与配套政策措施,帮助地方政府落实与衔接通航相关政策要求,规范指导地方通航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优化制度体系。要充分调动国家部委、民航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军方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发挥行业智库的专业力量,不断完善与通航发展相适应、市场监管更规范、多部门政策相支撑的制度体系,有效解决行业资源保障能力与市场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是推广改革创新成果,注入新活力。加快将可推广的、标杆性的通用航空产业试点经验,向通用航空规章制度和文件标准转化,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3、注重高质量发展 谋划“强起来”

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运营”的专业性和落地性,是影响通用航空业综合效益水平的关键环节,要把脉通用航空业的发展规律和产业属性,谋求差异化发展路径。

一是构建战略体系,“量身定制”发展方案。政府层面既要宏观把握通用航空业发展形势与环境,挖掘区域特色优势,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建设,打造富有区域特色、具有示范效应的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同时也要避免通航园区、通航小镇、飞行营地等建设一哄而上、虎头蛇尾。

二是发挥市场作用,激发通航消费市场效益。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差异化、个性化成为消费升级的主流,面向低空旅游、私人飞行、航空运动等消费端,推动潜在需求向消费市场转化是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三是聚焦交通运输属性,建设运输网络。通航短途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重要的补充力量,将通航运输网与民航运输网紧密衔接,推动“干支通”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实现航空运输网络化服务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个性化、多层次航空运输需求的重要方式。

四是构建航空公共服务体系,凸显社会服务功能。通用航空具备快速、灵活、高效、受地形影响小、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强化通用航空在城际摆渡、应急救援、警用飞行、城市安防、地质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不仅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需要,更是主动引导、推动通用航空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2020年三大突破方向

首先,要抓紧重构通航法规体系和布局区域通航网络体系,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瓶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其次,要加大通航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尤其是要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和审批速度,完善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干支通”一体化的区域民用机场网络体系,发挥通用航空交通属性;最后,要大力激发通用航空需求市场,尤其是消费市场。以通航标杆示范区域规划建设为抓手,构建与城镇群相协调的区域化、体系化的通航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发挥综合协同效益。